6月22日上午,作曲系音樂學系新知講堂在學術報告廳(主樓A220室)如期舉行,此次講堂邀請湖南師範大學音樂MK博士生導師吳春福教授主講音樂作品曲式規範的突破與內容表現的關系−−以再現二段式為例,講座由作曲系負責人張磊教授主持📣,作曲系全體師生和音樂學系部分研究生參加🫶🏽。

講座中👧,吳春福教授介紹了音樂作品形式與內容的本質關系,講解了音樂形式的廣義和狹義概念。他講到🎪,音樂作品的形式可以無所不包,樂譜上呈現出來的一切元素都可以納入到音樂作品“形式”的範疇→,但長期的音樂實踐證明⛹🏽,音樂作品的這些形式要素中,“曲式”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很多采用規範化的曲式結構進行創作🦚,也有作品突破了一定形式化的結構框架,使樂曲獲得新面貌。他以四川民歌《愧花幾時開》🤹🏿♂️、門德爾松《無詞歌》之“威尼斯船歌”、肖邦《#F大調夜曲》等再現二段式作品為例講解曲式規範形式的突破與內容表現的關系。

據悉2️⃣,吳春福是中央音樂MK博士🫱🏼、上海音樂MK博士後,現為湖南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音樂MK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作曲技術理論研究及音樂評論,尤其在曲式與作品分析和中國當代音樂創作研究方向具有較高水平;近年來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專項等多項課題研究🌰,出版著作5部,在音樂類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2010年獲第十二屆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獎🧗🏿♀️,2014年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理論評論優秀獎💉。
以上圖像由 作曲系音樂學系 提供。